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科普云
看资讯
科普热点
【科普】这5个降压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6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是直接的、长期的、进行性的,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血压对动脉血管壁是一种机械性损伤,能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容易在血管壁内沉积下来,从而产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包括脑动脉、心脏冠状动脉、下肢动脉)一旦发生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进展就可能会发生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下肢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直接导致
心脏性猝死
。
另一方面,高血压对
心、脑、肾等靶器官有直接损害
。由于血压增高,心脏排血时所遇到的阻力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加重,日久会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将显著增加。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能使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5 倍。
高血压所致的脑损害包括
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出血
等,其中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凶险的并发症
,是高血压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血压引起脑动脉压力增加,形成脑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即发生脑出血。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后,导致血管狭窄,出现脑供血不足,而斑块一旦破裂,血液中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脑动脉,导致脑梗死。不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临床表现都可能有口齿不清、偏瘫,严重者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长期高血压会促使肾动脉硬化、狭窄,肾素等血管紧张物质的释放会增多,能正常工作的肾脏组织越来越少,最终导致
肾脏缩小甚至萎缩,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肾脏一旦受到损害,肾素等血管紧张物质的释放又会增多,从而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并产生恶性循坏。
来源: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点赞(
0
)
本文分类:
科普热点
本文标签:无
浏览次数:
653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2-10-09 18:00:19
本文链接:
https://www2.kpyun.net/kepuredian/1960.html
上一篇 >
定几个闹钟最有利于起床?
下一篇 >
看这些清晨才会出现的“珍珠”:露是如何形成的?
共绘蓝图:发现昆虫、记录蝴蝶、松鼠、鸟儿与路杀,感受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2024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申报启动!
【重磅】2023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获奖前公示
第九届自然周圆桌会议落地青浦,全球专家共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