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行合医






随着冬季到来,身居南方,虽然不如北方严寒,但皮肤瘙痒仍为许多老年患者所困扰。瘙痒症指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此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小腿前部、腰骶部搔抓后有白色、细小糠秕状鳞屑脱落。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的皮脂腺体逐渐萎缩,分泌液逐渐减少,加上天气寒冷干燥,因而皮肤代谢不畅,势必容易出现瘙痒症状。

今天邀请到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科普育志愿服务总队专家型志愿者杨扬,来为各位聊聊食药共济,摆脱冬季皮肤瘙痒


专家简介

Introduction to experts

杨扬,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主治医师,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等免疫相关皮肤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工作。

目前担任中国整形协会中医美容分会理事,志愿服务总队专家型志愿者,上海知行合医健康科普联盟成员。

病   因


中医典籍称瘙痒症为“痒风”或“血风疮”。

中医学认为瘙痒症大多由于血虚风燥所致。

其治疗原则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法有补血活血、清化湿热、祛风败毒等。

食  疗  

临床上可按不同证型施予食疗方。

如老年人最常见的气血亏虚型,此型证见皮肤瘙痒,脱屑明显,面色少华,嗳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可予黄芪当归鸡汤:取老母鸡、黄芪、当归、大枣、料酒适量。将鸡汤炖至七成熟时,将黄芪洗净切成薄片,和当归、 大枣一同放入锅中,小火慢炖,加入食盐、 料酒适量即可食用。

冬季气候寒冷,外加上海湿度较大,如多食羊肉、辛辣刺激、酒等可导致湿邪阻滞,湿热下注,表现为肛周瘙痒剧烈,夜间痒甚,伴有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此时可予木瓜薏米赤小豆鲤鱼汤:将鲤鱼用料酒、生姜去腥,将薏米、赤小豆煮熟,锅中放少许食用油烧开后,将鲤鱼置入锅中煸炒,后放入煮熟的薏米、赤小豆,以及木瓜,加水慢火炖熟后即可食用,此汤味微甜,时常引用,有润肤止痒,清化体内湿气的作用。


冬季气候干燥,易加速体表水份蒸发,平时要注意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沐浴时水温不超过32℃,不要频繁洗澡,洗后应涂抹润肤露或不含香料的单纯霜,避免搔抓,如调护适宜仍觉瘙痒加剧,应避免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内科疾病,及时赴相关医院就诊。

排版  |  沈骅

图片  |  部分来自网路

* 健康科普,仅供参考

志愿服务总队

上海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上海知行合医健康科普联盟

联合出品

本文为“”特约科普稿件,已获得相关专家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


点赞(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