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位熠熠生辉的院士,她不仅在科研领域深耕细作、成果斐然,更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于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为无数怀揣科学梦想的年轻人点亮前行的道路。她,就是荣获 2016 年创新奖科普杰出人物奖的王恩多院士。 科研先锋,心怀科普担当 王恩多院士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她从未忘记作为一名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她深知,科学的未来在于年轻一代,只有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科学的种子才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于是,多年来,她始终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热心参与各类科普公益活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科学变得生动有趣,让无数年轻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创新项目,搭建科普桥梁 在担任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理事长期间,王恩多院士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新思维。她首次提出带领中学生走进女科学家实验室开展科普教育的理念,并将这一活动巧妙融入由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的“明日科技之星”项目。在她的积极倡议下,“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项目应运而生。 这一项目意义非凡,它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搭建了一座育人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优秀的中学生们有机会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在科学家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参与科学课题实验,接受科学思想的熏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培养。 自 2008 年底项目启动以来,“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成果丰硕。它已与多家科技特色学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对,建立了近百支课题小组团队。结对院所的科学家群体也从最初以女科学家为主导,逐渐拓展为男女科学家共同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科普教育合力。 实验室结对,开启科普新篇 王恩多院士个人的实验室作为该项目的科普基地之一,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成功结对。王恩多院士亲自牵头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学生走进实验室体验科学研究的科普活动。 在她的积极带动下,生化与细胞所的多个研究组以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平台也纷纷加入到科普活动中来。他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实验室参观以及中学生进实验室研究课题等活动,为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平台。 科普讲座,启迪科学智慧 面向南洋模范中学高一、高二学生,生化与细胞所先后举办了《漫谈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与蛋白质折叠》《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测定》《认识细胞和细胞活动》《癌症知多少》等十余场精彩纷呈的科普主题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积极参与,受益学生逾千人。通过聆听这些讲座,学生们拓宽了科学视野,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研究组中挑选优秀的带教博士生,指导南洋模范中学学生先后申报了《公共场所中细菌抗药性研究》《花粉对靶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紫外线对大肠杆菌的损伤作用》《百合花粉变应原作用机制研究》等近十项课题。在所内,还专门组织举行开题报告会和结题报告会,博士生们一对一指导学生科研,帮助他们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中,《花粉对靶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课题荣获第十届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徐汇区创新大赛一等奖,《百合花粉变应原作用机制研究》更是斩获第 30 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对学生们科研能力的肯定,更是对王恩多院士科普教育模式的有力验证。 每年 5 月,生化与细胞所都会向南洋模范中学的两个班级开放实验室和技术平台。学生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接触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在科学家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科学小实验。同时,他们还能观看科普教育纪录片,听取科普报告,深入了解生化与细胞所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和丰硕成果,并与科学家们交流科研心得。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科学的殿堂,亲身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 科普座谈,优化活动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普活动的质量,双方还多次举办科普座谈。在座谈会上,大家共同总结开展科技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就如何进一步拓展科普合作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科学课题研究的兴趣等科普工作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这些交流,双方不断优化科普活动方案,共同努力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科学事业接班人。 多元科普,传递科学火种 除了与南洋模范中学的结对活动,王恩多院士还积极参与各类其他科普活动,将科学的火种传递到更广阔的天地。 大型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 王恩多院士多次在上海科普大讲坛、上海世博会——名人堂、上海市宝山科技节等上海市举办的大型科普主题活动中作科普讲座。她的足迹不仅遍布上海的大街小巷,还远赴海南、宁夏等外省市,为当地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近五年来,她的讲座听众数已逾万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命科学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担任评委编委,推动科普发展 王恩多院士曾担任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为选拔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还担任《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命科学卷和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生命分册编委,同时现任《生命科学》科技期刊主编,主持编缉出版包括《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五十周年》等科普专题专刊。通过这些工作,她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科普硕果,照亮科学未来 在王恩多院士的倡议和推动下,“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自 2008 年底启动以来,该项目已结对多家科技特色学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近百支课题小组团队。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科研院所专家把关的模式,成为青少年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 王恩多院士用她的智慧和汗水,在科普教育领域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为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她的引领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科学、投身科学,为实现中国科学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向王恩多院士致敬,共同期待科学的未来更加璀璨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