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5 日,在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即将来临之际,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消费维权意识和防诈防骗能力,三星坊居委活动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宣讲活动。社区民警受邀担任主讲人,为在场居民带来了实用的消费权益保障知识和防诈技巧讲解。
活动伊始,社区民警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款,重点讲解了网购维权、预付卡纠纷、虚假宣传等常见消费问题的解决途径。“遇到网购商品与宣传不符时,要保留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等证据,及时向平台或 12315 投诉平台反映。” 民警的讲解针对性强,让居民们对自身消费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成为威胁居民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为此,民警专门梳理了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如冒充客服退款、虚假购物、中奖诈骗等,通过还原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教大家如何识别骗局。“凡是要求你先转账、提供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十有八九是诈骗。” 民警反复强调防诈 “三不一多” 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帮助居民筑牢心理防线。
宣讲过程中,居民们认真聆听,不时记录重点内容。在互动问答环节,大家踊跃提问,就自己遇到的消费困惑和疑似诈骗经历向民警咨询。一位老年居民提到曾接到 “保健品促销” 电话,对方声称可免费领取赠品,民警当即指出这可能是诱导消费的骗局,并详细讲解了此类诈骗的常见套路,提醒老人切勿轻信。
此次宣讲活动贴近居民生活需求,内容实用易懂,不仅让居民们掌握了消费维权的方法,更增强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回去后会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和邻居,共同守护好 “钱袋子”。